-
设下圈套
文化故事【注音】shè xià quān tào 【成语故事】从前寿春县有一个断案如神的县令李崇,他经常设下圈套让双方当事人去钻,从而使案件大白,例如让人通知当事人孩子已死看他们的反应,从而让失儿回到父母的身边。乔装打扮去识别逃犯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解释】引诱人受骗上当。 【用法】作谓语;指诱人受骗上当 【成语示列】他设下圈套让你上当...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见猎心喜
文化故事【注音】jiàn liè xīn xǐ 【成语故事】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年轻时特别喜欢打猎,后来由于潜心研究学问就放弃了这个爱好,友人周茂叔说他这个爱好是不会消失的。12年后,程颢外出见到猎人在打猎,顿时感觉心痒手痒的,但想起周茂叔的话就只好强行克制自己的。 【典故】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 【解释】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蛇与小鸟
文化故事一大群小鸟聚在一起,它们真多呀,好像天上的云。它们飞起来,把太阳都遮上了。过了些日子。这鸟群的数量减少了。每天早晨都非常奇怪地失踪一些,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我不懂,我不明白……”鸟群的首领非常着急,它自言自语。这是一只健壮而又机灵的老鸟,它是率领小鸟旅行的老手,它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决心揭开这个谜。 这样,一天早晨,作为它的职责,应当在队伍的前面,领头飞翔,可是,它却来到队伍的后面...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草菅人命
文化故事【拼音】cǎo jiān rén mìng 【成语故事】汉文帝初年,丞相周勃因受诬陷入狱,曾经受周勃排挤的贾谊不记前嫌,写一篇《治安策》进献汉文帝。汉文帝从《治安策》中领悟到秦二世胡亥的草菅人命的残暴统治而导致秦朝的灭亡,决定实行仁政,赦免周勃,给他官复原职。 【出处】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汉书·贾谊传》 【释义】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舐犊之爱
文化故事【注音】shì dú zhī ài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进攻刘备,在斜谷界口驻扎,陷于进退两难境地,部将夏侯淳询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杨修认为是曹操退兵的意思,叫士兵打点行装,曹操借口杀了杨修。后见到骨瘦如柴的杨修父亲杨彪,问为何?杨彪说有舐犊之爱。 【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解释】舐:舔;舐犊: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爱抚。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之情。...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胯下之辱
文化故事【注音】kuà xià zhī rǔ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淮阴人韩信年轻时文质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个恶少见韩信软弱可欺就纠集一帮人围攻他,让他求饶必须从恶少胯下钻过,韩信见寡不敌众就只好忍一时之气,从恶少胯下爬过。后来他成为一个大谋略家,帮助刘邦成就大业。 【出处】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老蚌生珠
文化故事【注音】lǎo bàng shēng zhū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韦端的儿子元将与仲将先后慕名登门拜访建安七子的孔融。孔融十分喜爱他们。他给韦端写信,认为他的大儿子才学渊博,态度风雅,可以建功立业,小儿子有真才实学,可以持家守业,并夸他老蚌生双珠。 【出处】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汉·孔融《与韦端书》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北齐书·陆卬传》 【解释】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翻然悔悟
文化故事【注音】fān rán huǐ wù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海瑞以刚直公正而闻名,他巧妙地惩治总督胡宪宗的儿子,让这个骄奢的人哑巴吃黄连。明世宗长年深居西苑,念经求佛,祈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海瑞冒死斗胆上书,希望明世宗翻然悔悟、重振朝纲,结果被打入大牢。 【出处】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唐·韩愈《与陈给事书》 【解释】悔:悔恨;悟:觉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羚羊豹子和铁匠非洲
文化故事从前豹子和羚羊是邻居。它们各有几个孩子。豹子非常讨厌这些小羚羊,早想除掉它们,可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因为羚羊机智聪明,不容易对付。 一天,它们两家房子中间的一棵大树倒了,挡住了两家的出路。但树又粗又大,无论如何搬不动。豹子低头一想,认为这是个除去小羚羊的好机会,便对羚羊说,“咱们一起去铁匠那儿买两把斧子来吧!将这棵树砍成一段一段的,就好搬开了。” “我没钱。”羚羊回答。 “没关系!我有办法。”...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素车白马
文化故事【拼音】sù chē bái mǎ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同越王勾践和好,并且听信谗言,赐剑让伍子胥自尽,将他的尸首抛入江中,从此江中波涛汹涌,从海门山滚滚而来,越过钱塘鱼浦,波浪才减弱。早晚有时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马素车站在潮头。 【出处】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木之野。《尸子》卷上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精疲力尽
文化故事【注音】jīng pí lì jìn 【成语故事】宋高宗时宰相李纲对国家赤胆忠心,一贯主张抗金,反对抗金割地求和,当了70天的宰相就被贬,在金兵围困时,他亲自指挥作战。他的《病牛》诗感慨自己:“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典故】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 【释义】疲:疲倦,劳累。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管窥蠡测
文化故事【拼音】guǎn kuī lǐ cè 【成语故事】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很有才能,但经常讽刺汉武帝因而只担任太中大夫等小官,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写一篇《答客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他把自己与苏秦、张仪比较,他认为有才能的人不能管窥蠡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与节操。 【出处】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汉·东方朔《答客难》 【解释】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筚路蓝缕
文化故事【注音】bì lù lán lǚ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到晋国求援,并称楚人很骄傲,现在出兵可以大败楚军。下军副将栾书极力反对,说楚王灭庸以后经常教育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若敖开创基业时筚路蓝缕的生活。晋国出兵,结果被楚军打败。 【典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释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立木南门
文化故事【注音】lì mù nán mé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出处】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秦楼楚馆
文化故事【拼音】qín lóu chǔ guǎ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特别擅长吹箫,秦穆公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凤楼,也叫秦楼,弄玉在此楼吹箫作乐。楚灵王特别好色,修建了章华宫,挑选全国最漂亮的女子住在那里,供他玩乐。后人称章华宫为楚馆。 【典故】不甫能待的孩儿成立起,把爹娘不同个天和地,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 【释义】泛指歌舞场所...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